[趣闻巴士_自然 趣闻 ] 每天与您分享各种有趣、神奇、精彩、逆天、搞笑的奇闻逸事......
利他行为(也叫亲社会行为)对于社会的可持续性是非常必要的,它使人们能够一起合作,形成更大、更成功的社会结构。然而,利他行为虽然很重要,但科学对于利他行为和自私行为在大脑中的表现却知之甚少。此外,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间的转变也并不为我们所了解。
一个涉及多领域的国际科学家团队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解答两个特定的问题:什么让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利他?大脑如何能够评估他人的幸福?科学家们将实验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表明,利他行为和自私行为在大脑的特定结构中会有神经学表现。此外,研究论文的作者称他们能够内侧前额叶皮层正中区(MPFC)的空间梯度活动区分利他行为和自私行为,并且能够量化利他行为的个体差异。
这项实验涉及到30位参与者,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利他学习任务,将两位参与者设置在一个令人讨厌的环境中:不断的有爆炸声骚扰他们。其中一位参与者的大脑通过功能性磁共振设备进行监测,并且得到选择可以让自己或者其它参与者获得更大的好处(减少遭受令人讨厌声音骚扰的时间)。
这三种不同的选择的受益者分别是自己、对方和两者都受益,分别代表的是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这些选择都与不同的分数相联系。扫描仪监测下的参与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和错误了解到这些可能性。参与者被告知任务完成后将暴露在噪音中5分钟,而任务获得的分数可以让他们减少这个时间。
研究人员预测如果参与者尊重其他人的幸福,那么就会出现利他行为,这就意味着他们做出利他行为所获得分数会超过随机选择。
研究发现,自私的个体似乎会借助认知需求中断利他评估的过程,科学家认为这种处理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的作者写道:“我们的研究结论表明,内侧前额叶皮层正中区与不顾选择受益的主观价值评定有着高度的联系。。